風雨淒淒,雞鳴喈喈。既見君子,云胡不夷。
風雨瀟瀟,雞鳴膠膠。既見君子,云胡不瘳。
風雨如晦,雞鳴不已。既見君子,云胡不喜。

  《詩集傳》:「風雨晦冥、蓋淫奔之時」
  朱熹真的很幽默,很想問他到底想怎樣,就像欠債要漏夜潛逃,私奔也要風雨飄搖。但卻又不得不正視他這種說法在眾人心中的形象,現在哪部長輩棒打鴛鴦的情侶戲不是在「風雨晦冥」時私奔的......。這樣看來,這句話也真是道破了多少私奔者的心酸。
  總之,這是個私奔的黃道吉日。

  《詩序》:「風雨,思君子也。亂世則思君子,不改其度焉。」
  說得多麼正義凜然啊,「風雨如晦,雞鳴不已」這句話也不時在文言裡出現,一個高節的品德象徵。
  《毛傳》:「風且雨淒淒然,雞猶守時而鳴。」
  試想,不管怎麼樣的逆境之中,天那麼黑、風那麼大,爸爸還要去捕魚,所以爸爸是雞。如果你覺得這樣的比喻不太恰當,沒關係、再想想,農夫每天都有公雞為他報時,晨昏定省(啊?),可以說是平民的好夥伴,但是風雨如晦是風雨已經多麼大的程度了哀(讓我們轉到冬森新聞),農夫就算一大早被公雞叫醒了,他衝到田裡面是要幹嘛呢?一個人拿著鋤頭站在磅礡大雨的田裡。
  所以,這應該不是一首民間歌謠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